不同的品牌,對豪華汽車的價值主張和詮釋不一樣。不同的時代,用戶對 " 豪車 " 也有著不同的理解。
尤其是隨著新能源汽車革命的演變,智能電動車作為下一代超級移動終端,豪車早已有了新的定義。近期于粵港澳車展大放異彩的零跑 C01,就為這個時代的 " 豪車 " 作了新定義。
如果對豪車進行簡單的畫像,會發現每個時代的豪車都有不同的特征。
比如,上世紀 60、70 年代,豪車的關鍵詞是 " 美式豪華 ",它們大多造型張揚、車身寬大氣派和長軸距。到了 80、90 年代以后,發動機的轟鳴,6 缸成為了衡量豪華汽車的門檻。但近幾年,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,中式豪華重新刷新了人們對 " 豪車 " 的認知。
尤其是以零跑為代表的中國車企,通過全域自研實現技術不斷突破,給予用戶超越期待的產品,在智能化、動力、舒適體驗等方面都帶來越級體驗。讓豪車不再單以高價格衡量,而是高價值,在產品之外所能提供的極致科技、產品體驗和服務。
2022 年第一季度豪華品牌汽車銷售 86.1 萬輛,同比下滑 10.2%,4 月上險量更是同比下滑 50.2%。反觀國內,以蔚小理、零跑為代表的高端新能源車銷售近 20 萬輛,同比增長 64.7%;其中純電車型銷售 14.8 萬輛,同比增長 53.0%。
畢竟純電動汽車的高檔感、豪華感與傳統燃油車截然不同。之前的豪車多聚焦于駕駛性能、大排量、手工定制內飾等單一產品特點的提升欲打造,而以零跑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讓豪華感貫穿了整個用車流程,提供了先進的科技體驗,為行業時代用戶創造了新的風向與價值。
當然,喊口號并不能真正展現零跑 C01 的優秀,4 小時訂單量超 2 萬臺;預售 48 小時,訂單量破 3 萬臺;截止 6 月 2 日,零跑 C01 訂單量已突破 5 萬臺,成為豪車爆款預定的成績才是零跑 C01 真正的實力。
零跑 C01 成為國民豪車爆款,究其原因,除了因為高顏值讓用戶動心,更是因為零跑 C01 先進的技術,成功甩開一切同級競爭者,全球首款搭載無電池包 CTC 技術電動車,成為 " 豪車 " 的代名詞。
將車輛底盤本身作為車載動力電池的承載者,取消了電池包箱體和上蓋,只留有下托盤。相比傳統方案,零跑汽車電池下托盤與車身門檻和橫梁有著更緊密、更牢固的連接,與車身電池艙形成高剛性的腔體結構,大大增強了零跑 C01 車剛度,其中車身扭轉剛度提升 25%。
眾所周知,車身剛度越強,車身耐久性、整車操控性和安全性也越強,同時也能減少車身異響與震動,提升車輛 NVH 性能,這也為零跑 C01 的豪華特質賦能。
此外,CTC 技術的應用,令車身垂直方向讓出 10mm,對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整車設計而言,已經非常不容易,這意味著乘客可以擁有更好的頭部空間。同時,電池系統零部件減少 20%,輕量化系數達到 2.4,提升 20%,使零跑 C01 綜合工況續航提升 10%,達到 717km 超長續航,遠超同行。
事實上,根據零跑科技戰略與產品規劃部總經理江濤透露,零跑做 CTC 的技術開發時間與特斯拉差不多,但因為開發周期需要 2-3 年時間,CTC 技術極度考量正向的聯合開發的配合能力,它需要車身、底盤、電池的團隊能夠一起正向開發。零跑 C01 作為全球首款搭載無電池包 CTC 技術電動車,也從側面證實了零跑的全域自研能力。
在軟件上,零跑 C01 全系標配 23 項高階智能駕駛輔助功能,不僅包括主流的 ACC 自適應巡航、LCC 車道居中功能、ALC 打燈變道以及自動泊車等功能,還具備 APA 智能泊車、AR 實景導航等功能,而且其自我學習能力非常強,通過 OTA 升級,可不斷強化智能系統的快速迭代。
對于以零跑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來說,在疫情常態化的今天,相比創新技術的研發更艱難的,其實是產能的保障。對于其他還在求生存的新能源車企來說,更是如此。
尤其隨著新能源汽市場和動力電池需求的飛速增長,原材料、零部件的短缺造成需求波動大,預測難度大,對于習慣依賴代工的車企,極其容易造成供應鏈危機。至少,最近 2 年,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,芯片供應、原材料短缺、價格上漲的課題依然持續困擾著各大車企。
所以要保持企業的競爭力,在一眾車企中脫穎而出,關鍵技術、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產能力,供應鏈的議價能力是公司發展的第一要素,這也是以零跑為代表的車型全域自研的優勢。2021 年,零跑研發占總收入的 23.6%,而蔚小理分別為 12.7%、19.6% 和 12.6%。
有人可能會說,單憑銷量去判斷一個車企、或者一款車型是否優秀是片面的,但又不得不承認,對于消費者來說,用真金白銀投出來的銷量,確實是最直觀的答案。
零跑科技聯合創始人、董事、總裁吳保軍之前有一句話,讓我印象非常深刻," 我們不是想向您推銷一部新車,而是交流和討論什么樣的智能電動汽車技術,什么樣的智能電動產品是搭載您的夢想,成就您夢想的伙伴。"
我一直覺得對電動車的興趣生成確實需要種草,亦需要市場的啟示,但更重要的是電動車本身能否與年輕人產生共鳴。尤其是當 90 后、95 后對于產品的關注的重點從續航、保值率、百公里加速等等此類的問題,切換到車機芯片、自動駕駛芯片的品種、以及整車 OTA 升級周期上就能明白時代變了。
當所有的電動車在本質的底層邏輯,或者直觀的駕駛體驗上沒有什么區別愈發同質化時,那么在智能化、品牌個性化層面的比拼就成為必爭之地。
當然,愈發強大的零跑也會遇到其他更多的挑戰,比如由于原材料短缺,導致的價格上漲和交付周期太長,會使用戶購買、等待欲望下降;還有新進入者的威脅,華為、小米等相繼跨界進入汽車行業,增加了新的挑戰者。
但我堅信,堅持全域自研、不斷為用戶帶去好產品、新科技,堅持要讓豪車惠及到更多人的零跑會是撬動地球的那批車企。
我們也有理由相信聚焦中高級轎車市場,沖擊 15-30W 市場核心區,以極高的性價比、重新定義豪車的零跑 C01,在那個被合資品牌、豪華品牌長期占有的市場,樹立這個市場的智能電動車新標桿。
文 /ZAK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