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 月 23 日,專利信息服務商智慧芽公布了一份關于華為創新力分析的報告。報告展示了,截至今年 6 月,華為在全球專利方面的多個數據信息,包括專利申請數量、授權數量、申請地區,以及專利分布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華為的專利申請數量和獲得的授權專利數量,都在最近幾年大幅下滑。
但另一方面,華為的研發費用卻是連年增長的。
過去 5 年,華為研發費用一直處在增長中。即使 2021 年營收同比下滑 28.6% 至 6368 億元,華為當年依然投入了 1427 億元的研發支出,占總收入的 22.4%,創下新高。
華為是 2021 年中國科技公司里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,同時也是全球研發投入排名第二的公司(《歐盟 2021 年工業研發投入記分牌》顯示,華為研發投入僅次于谷歌母公司 Alphabet)。
但最近幾年華為研發費用的連年增長,卻并未體現在最直接的專利數量上。
根據智慧芽數據,2020 年華為的專利申請為 2.24 萬件,而一年后的 2021 年,這個數字 " 斷崖式 " 下降到了 1.03 萬件,直接腰斬。
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華為獲得的授權專利已連續 5 年下滑。從 2017 年的 1.03 萬件授權專利,降至去年的 809 件。同樣是 " 斷崖式下滑 "。
需要指出的是,專利授權有一定滯后性,不一定能完全反應目前的專利狀態。例如,2012 年申請的專利,如果在 2016 年獲得授權,依然會被歸納到 2012 年的專利授權量中。
最近兩年,華為消費者業務是遭遇芯片禁令后最受打擊的板塊,2021 年收入近乎腰斬,降至 2434 億元。其中手機業務幾近停滯,或許專利申請和授權量的大幅下滑,也與手機業務的困境相關。
不過,華為在專利保有量上依然很高,擁有 99300 件有效專利。且在 5G 領域依然擁有不小優勢。
根據今年 4 月中國信通院發布的《全球 5G 專利活動報告(2022 年)》顯示,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,全球聲明的 5G 標準必要專利總量超過 6.49 萬件,其中華為占比 14%,為全球第一。
最近幾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的大幅下滑,也導致了華為審查中的專利數量占比較低。而通常情況下,審中狀態的專利占比越大,就越能反映該企業近期創新活力越高。